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。
極不平凡的2022年,武威市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,取得的成效比預想的好,“進”的態勢在延續、“新”的動能在增強、“優”的結構在顯現、“敢”的底氣在積聚,交出了一份殊為不易、富有成效的年度答卷。
踏入2023年的門檻,省委作出了開展“抓學習促提升、抓執行促落實、抓效能促發展”的行動部署,對武威提出了“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、干在先”的要求。
如何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干出好勢頭、干出新業績?武威市制定出臺《中共武威市委關于大力推進“干部敢為、地方敢闖、企業敢干、群眾敢首創”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干在先的意見》,從激勵“干部敢為”,著力打造以擔當體現忠誠以實干踐行初心的干部隊伍;支持“地方敢闖”,加快形成各縣區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;鼓勵“企業敢干”,不斷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;推動“群眾敢首創”,更好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等4個方面提出57條措施,吹響“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”動員令,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。
在出臺《意見》前,武威就在全市開展了“干部敢為、地方敢闖、企業敢干、群眾敢首創”大學習大討論大走訪主題活動,更好學習各方面經驗,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?!兑庖姟纺Y著全市上下推動經濟社會不斷攀高峰的精神力量,更折射出“困難面前不低頭、敢把沙漠變綠洲”的新時代武威精神。
擦亮“敢為”底色 永葆干事激情
樹立“敢為”的政治品格和從政本分,首先要明航定向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,是干部敢為的最大底氣和最大保證。自覺把總書記關心的事、強調的事,黨中央和省委部署的事、交辦的事,作為武威市最應該干、必須干好的事,這是武威干部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的重要體現,也是堅定捍衛“兩個確立”、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的實際行動。
武威市堅持從嚴從實導向,扎實開展“三抓三促”行動,真正為擔當者擔當、為負責者負責、為干事者撐腰,讓廣大干部放開手腳、干事創業。
提高干部“敢為”標準。定期開展擔當實干好干部評選,實施“武威干將”培育行動,注重給“走不開”的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機會,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勇于擔當作為、增強拼勁干勁,以擔當體現忠誠,以實干踐行初心,做善學善思善謀、想干能干會干的新時代好干部。
筑牢干部“敢為”底線。加強干部教育管理監督,調整一批不在狀態、不敢擔當的干部,提拔重用一批業績突出、群眾公認的干部,交流使用一批年富力強、經歷單一的干部,消除“躺平”現象,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。
營造干部“敢為”環境。武威市還制定出臺《鼓勵干部干事創業容錯免責八措施》,健全澄清正名機制,切實為勇于改革創新的干部提供充分的“試錯”機會,最大程度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。
爭當“敢闖”先鋒 積蓄澎湃力量
當下,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、嚴峻性、不確定性持續上升,轉變發展方式、優化經濟結構、轉換增長動力的要求將更高,唯有不斷涉足一個個觀念上的“盲區”“禁區”,斬斷思想束縛、跳出精神牢籠,繼續大膽探索、先行先試,才能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。
武威市著力破除地方“不敢闖”的束縛,支持各縣區立足各自資源稟賦、區位特點、產業基礎、歷史文化背景等,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中創新性開展工作,各走各的優勢路、各打各的特色牌,努力實現錯位發展、差異化發展,各盡其力探索和推進現代化建設。
闖,是為了尋找改革良方、治理良策、開放妙招。武威市積極幫助縣區爭取項目、資金,推進國家和省上各項政策落地見效,廢止或修訂一批不適應改革發展、不利于基層開拓進取的制度,研究制定含金量高的具體扶持政策,整合優化減少考核,讓基層把更多時間和主要精力集中到抓落實上,讓縣區邁開步子、放開手腳“敢闖”。
同時,武威市對在項目建設、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中闖出新路子、取得新成效的先進單位和企業予以正向激勵,營造比學趕超、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。在今年春節假期后第一天,就安排部署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及招商引資工作,兌現了2022年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獎勵及獎補政策,為先進單位和企業頒發獎金獎牌,動員大家以起步就沖刺、開局就決戰的精神狀態,早謀早干、搶先爭優,引導全市上下鮮明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,聚焦項目建設這一進之動力、招商引資這個源頭活水,擴投資、強基礎、興產業,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門紅、全年旺。
優化“敢干”環境 企業賦能添力
清楚了解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,切實有效提出應對之策,這既是“企業敢干”的動力源,也是“企業敢干”的發力點。
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與要求,助力企業“敢干”,就要始終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秉持“政府營造環境,企業創造財富”理念,強化“企業所需所盼就是我們的所思所為”意識,著力打造更有吸引力、更具競爭力、更富活力的發展環境,讓企業家真正感受到武威熱情、武威效率。
武威市直達兌現國家和省上紓困助企各項政策,每年對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先進企業進行獎勵,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,增強涉企政策科學性規范性協同性,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政策環境。
當好“店小二”,主動服務企業發展,是武威打造“最舒心”營商環境的寫照。武威市堅持“六個一視同仁”,建立企業“白名單”制度,大力推行“六必訪”,開展領導干部分級包聯惠企紓困行動,積極幫助企業抵御市場風險,為企業發展提供“一條龍”“套餐式”“送上門”服務,推動形成重商、親商、愛商、護商、安商的濃厚氛圍。在武投資興業的企業家紛紛表示,各級政府越來越務實,各級干部越來越負責,武威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,要以加快發展的飽滿熱情、跳起摸高的干事勁頭,投身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中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威貢獻企業力量。
搭建“首創”平臺 汲取群眾智慧
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,是真正的英雄。各級黨員干部要時刻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將人民群眾的“金點子”轉化為破解難題、推動發展的“金鑰匙”。
政府“搭臺”,群眾“唱戲”。武威市廣泛開展社情民意聯系活動,發揮好“兩代表一委員”作用,鼓勵提出源于基層、源于實踐、更接地氣的提案和建議,積極總結推廣基層創新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,不斷培育敢創新、想創新、善創新的社會新風。
武威市還通過構建充分體現知識、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,建強服務保障體系,培養、引進、留住、用好人才,推動創新創業在全社會蔚然成風,給“敢首創”者寬闊的舞臺。
所有機遇都只為奮斗者準備,所有問題都要靠發展來解決,所有幸福都是在“敢拼”中贏得。
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威新篇章,藍圖壯美,道路寬廣,激勵著全市干部群眾、各類企業和市場主體在新征程上敢于探索創新、敢于跳起摸高,團結奮斗促發展、砥礪前行追標桿,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、干在先,把現代化建設圖景一步步變成可知可感的美好現實。(記者甘曜毓 )